2022年12月22日晚🤷🏻♂️,我院和外國留學生工作處共同舉辦2023“我和復旦有個約會”外國留學生招生線上專場宣講會。本次宣講會采用線上形式,由項目介紹及經驗分享👹、微講座🚶🫷🏿、問答環節三個部分組成。外國留學生工作處陳逸民老師、我院院長助理張平🐍、亞洲校園碩士項目主任李寅、國際政治英文博士項目主任余博聞、中國政治與外交碩士項目主任吳潔、復旦-巴政雙學位項目主任張雪瀅、外交學系李安風(Andrea Ghiselli🍸🦍,意大利籍)🩱、國際政治系張亞寧、國際辦公室劉倩潔、董姬礫🧘🏻、高昕等老師以及在讀碩士研究生李果參加本次活動。宣講會由張平主持🙆♂️,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多個國家有誌於報考我院的留學生通過視頻積極參與🏄♀️。
陳逸民老師首先代表外國留學生工作處對到場的師生們表示歡迎,並宣布活動正式開始。
張平副教授面向全球直播參與者進行了關於沐鸣娱乐和沐鸣平台的介紹👵🏼,強調我院豐富的國際合作項目🦸🏿♂️🏊🏽、完善的全英文授課學位項目體系以及多彩的學生活動,並向留學生們選擇復旦🧁、報考我院表示歡迎🐀。
隨後,各全英文授課學位項目主任、院友💚、在讀學生分別介紹了項目的具體情況及學研體會。
余博聞青年副研究員指出國際政治英文博士項目已有十余年的歷史,它能夠幫助留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研究方法、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中國。此外,余博聞對項目主要研究方向👦、修讀要求、申請條件和獎學金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李安風(Andrea Ghiselli🥫🧏🏼♂️,意大利籍)青年副研究員補充介紹了選擇上海市和沐鸣娱乐就讀的優勢🧑🏽🔬,並結合自身體會向大家展現了國際政治英文博士項目的價值與魅力👩🦯。同時,李安風特別指出沐鸣定期舉辦的學術工作坊對留學生的學術成長大有助益🧑🏿🎨,並歡迎大家積極申請。
吳潔講師介紹了中國政治與外交項目的課程設計和申請流程🫳🦶🏼,指出項目不僅有助於提高留學生的分析、管理和研究能力,還能他們的拓展國際視野,並使他們在有趣的課外生活中感受學在復旦的樂趣。
國際公共政策項目學生代表李果從為什麽選擇復旦國務、為什麽選擇該項目🧑🏻🎄🦹🏻♂️、可以收獲什麽三個部分進行介紹🚯,現身說法地分享了該項目具有的國際化教學⬜️、多元且包容的氛圍、豐富的學生活動等優勢,指出通過參與該項目將有助於中外學生掌握研究方法🎅🏻📒、深化對公共政策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科研和實踐能力。
張雪瀅博士從復旦-巴政雙學位項目的定位和培養目標角度進行介紹,指出該項目旨在培養深耕全世界中歐關系領域的青年人才🦸♂️,並拓展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張雪瀅對學製為兩年的項目培養過程進行了梳理🏋🏻♀️,展現了項目靈活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
張亞寧青年副研究員結合個人學習經歷對復旦-巴政雙學位項目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補充說明。通過項目學習🧑🏻⚖️,中外學生不僅可以同時學習到對亞洲和歐洲更為獨到的見解,也有機會在兩所世界頂尖高校享受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
李寅青年副研究員指出“亞洲校園”項目是教育部首批“亞洲校園”建設項目、第三期“亞洲風險管理專家跨學科培養教育項目”,我院的合作方包括日本神戶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五所院校🥋。該項目支持學生參加國際會議👩🏼✈️,提供在國際組織實習就業的機會🔵,有助於中外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全面地介紹了我院全英文授課學位項目後,余博聞青年副研究員帶來了題為Making Sense of China's Evolving Role in Global Governance的微講座。余博聞從什麽是全球治理引入,介紹了全球治理的三大支柱👎🏻,進而分析優化全球治理的目標和障礙🧛♂️📐,強調需要破舊立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真正的多邊主義。在此基礎上,余博聞通過案例的形式𓀏,以小見大地呈現了中國在全球發展中的新角色。最後他指出,中國是全球治理的貢獻者和改革者,在建立新的話語體系、新的製度方面表現出了強大的領導力😔,需要和其他國家一起讓全球治理變得更加公平、更有效率。
在問答環節中,陳逸民老師和我院國際辦公室的老師們通過語音🛐、文字等方式對全球直播參與者提出的關於申請資格與要求🧙🏻♀️、獎學金🧑🏽🦱、授課形式等問題進行一一回應👩🏻🦯,鼓勵他們選擇復旦🪢、選擇國務。此次宣講會在融洽愉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供稿:國際辦公室助管 林華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