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旦公共行政評論》(以下簡稱《評論》是知識性與思想性並重的學術輯刊,由沐鸣平台主辦,每年出版2輯(6月、9月出版)🔈。《評論》以提倡優秀學術研究為導向,歡迎海內外學者和專家就公共管理和政策方面的研究賜稿🤵🏽♀️。
2、《評論》刊載中文論文,以研究性論文為主👨🏽🦳,兼及書評及其他相關撰述👰🏿。研究性論文要以科學化和學科化為導向🧑🏿🚀👬🏻,突出對於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意義。研究性論文一般以1.5萬字以上為宜,對於有深度和力度的作品,篇幅可延長至2.5-5.0萬字。本刊將以專欄文章為主,亦歡迎單獨來稿👸,同時歡迎學界同仁協助舉辦專欄。書評長度一般在2000-3000字👨🏿🦰。
3、研究性文章需符合學術論文的一般規範。
4、本刊用稿采取擇優錄取的原則,支持和鼓勵原創作品🧑🧒🧒,實行匿名審稿製度,收到文稿後二個月內🫴🏼,《評論》編輯部即通知作者關於稿件的處理意見💆🏼♂️。投稿人請勿一稿多投🚴🏻♀️。
5、來稿須符合《評論》文稿體例。體例要求見後。
6👯、凡在《評論》上發表的文字☝🏽,不代表編委會的觀點,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堅決抵製學術不道德行為,作者需對作品的學術正直性負全責。
7🧏♀️、凡在《評論》上發表的文字,著作權歸沐鸣平台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
8、本刊為院外作者提供一定的稿酬。
9、本刊僅接受電子郵件投稿,來稿請寄fdpa@fudan.edu.cn,電子郵件題目標明“《復旦公共行政評論》投稿”。
《復旦公共行政評論》稿件體例
一、稿件第一頁請放入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通訊地址🖇、電子郵件、個人介紹(150字以內)。
二↖️、第二頁開始請放入文章內容,依次序包括:題目、中文摘要和關鍵字(含標點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正文🚥、文獻👱🏿、英文摘要和關鍵詞(含標點150字以內)。
三🍝、課題⛹🏻♀️、資助信息可放在對文章題目的腳註內,個人簡介放在對文章作者的腳註內。兩項內容宜簡要。
四⚓️、註釋均用頁下腳註🖐。
五、節次或內容編號請按一、(一)、1🏋🏽♂️、(1)……之順序排列🧍🏻♀️。中文文字采用宋體,英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均小四字號。
六、正文每段段首空兩格。獨立引文左右各縮進兩格,上下各空一行🪻,不必另加引號。
七🤹🏼🎵、正文或註釋中出現的中、日文書籍🤌🏼、期刊👨🏿🍳、報紙之名稱🧖♂️,請以書名號《》表示🚀;文章篇名請以雙引號“”表示😶🌫️。西文著作🙎♂️、期刊、報紙之名稱🦸,請以斜體表示;文章篇名請以雙引號“”表示。古籍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用·將書名與篇名分開,如《論語·述爾》。
八、正文或註釋中出現的頁碼及出版年月日,請以公元紀年並以阿拉伯數字表示🧖🏻。頁碼置於頁面右下角。
九、文獻引用的格式👊,均采取在文章內引用文獻處的句末進行標識,加括號,括號內放入作者姓名🧔🏼♂️、逗號與著作年份。多個作者間用頓號隔開👨🏿🔧,或采取某某等💌。如果人名已經出現在句中,則人名後加括號,括號內放入著作的年份。例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馬克思,1856)。
十、文獻分為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如有兩類文獻),中文文獻放在英文文獻前面。中英文文獻均采取第一作者的名字的拼音順序排序,即取從a到z的順序。
十一、中文文獻格式見下:
(一)書籍
(1)專/編著:王滬寧主編:《政治的邏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頁🤦♀️。
(3)譯著🍙: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楊宇光等譯),經濟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頁。
(4)文集中的文章🫂:黃仁偉🏆🛒:《關於中國和平崛起道路的再思考》,載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社聯合會編:《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175頁🏇🏽。
(二)論文
(1)期刊論文♜:閻學通:《中國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世界知識》2000年第3期。
(2)報紙文章🌛:丁剛🎥:《多邊合作求安全》,《人民日報》,2005年3月23日,第三版🫔。
(三)互聯網上下載的資料除應註明作者、題目♑️、發表時間等信息外,還應註明完整網址以及投稿者登錄日期👳🏽♂️。
十二🍕、英文文獻采取APA(美國心理學會)格式:
雜誌文章示例:
Devine, P. G.,
& Sherman, S. J. (1992). Intuitive versus rational judgment and the role of
stereotyping in the human condition: Kirk or Spock?Psychological Inquiry,
3(2), 153-159.
專著示例:
Okuda, M.,
& Okuda, D. (1993).Star trek chronology: The historyof the
future.New York, NY: Pocket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