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相近,心相通——“一帶一路”視域下中老旅遊合作的新變化與新思考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8-03-19 瀏覽次數:0

2018年1月17至23日,借著第三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YICMG)選址老撾的機會,“民相近👩🏿‍🏫、心相通”調研小組四人一行——來自15級行政管理專業的侯曉雯🎊、郭於晴和吳勇斌(老撾籍留學生)以及15級國際政治專業的周凱🤰,前往老撾國具有代表性的首都萬象城、具有世界知名度且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琅勃拉邦省以及具有田園風光卻鮮有遊客的萬榮三地進行了實地走訪。

調研小組首先來到老撾首都萬象👨🏻‍🦼‍➡️,走訪了老撾的塔鑾寺👨🏽🙆🏿、位於市中心的仿法式建築老撾“凱旋門”,同時還留意到諸多的中國元素充滿著萬象的大街小巷🤞🏽。作為老撾最重要的對外窗口,萬象訴說著近代法國殖民的遺留因素與當代中老合作的諸多成果,表達著小乘佛教影響下當地人民平和🏌🏿‍♀️、安逸的生活狀態。

1

 老撾萬象的塔鑾寺

2

萬象一瞥中的中國元素

隨後🧔🏽‍♀️,調研小組乘車前往世界知名的旅遊景區琅勃拉邦🪶。在萬象汽車站,車站工作人員介紹,前往琅勃拉邦的路徑只有一條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這條公路也是在幾年才修建完成。調研小組發現✮,萬象也有直達中國雲南昆明、景洪的汽車路線,這也為中老之間的人員流動與旅遊合作提供了便利。

 

3

萬象汽車站的列車時刻👨🏿‍🦱、價目牌

4

琅勃拉邦旅遊景點的分布圖

在琅勃拉邦👳‍♂️,調研小組探訪了位於孟概村、占地15公頃的水牛牧場⤵️。自2016年7月18日成立以來🙇🏽,這是老撾國內第一家水牛牧場,目前已經從琅勃拉邦本地農民手中租借了200頭水牛進行生產工作。牧場除了生產水牛奶以及相關奶製品外,還向遊客提供牧場體驗項目⚖️,這一牧場明顯具有農業旅遊地的特點🧑🏽‍✈️🤜🏻。牧場主人蘇西表示🌸,牧場與當地政府與農民達成協議🤸🏻,農民將自家水牛租借給牧場😷,牧場則通過技術手段為水牛提供疾病防疫以及安全生育條件的保障🧔🏼。

5

小組成員🧖、蘇西以及水牛的合影

接下來,調研小組前往老撾萬榮🐸,領略到了當地極具本土特色的旅遊資源💆🏿‍♂️👩🏽‍🦱:原生態(nature)以及慢節奏生活(peace)所帶來的新鮮感🦹🏼‍♂️。前者可以說是其自然特色,而後者則更彰顯人文特征,二者相映成趣,構成了老撾旅遊業目前的兩大吸引核心。

6

萬榮慢節奏的生活

最後🤣,調研小組回到萬象🏃,約訪了老撾計劃司副司長(發改委副主任)、製定老撾綠色發展計劃主任Sisavanh Didaravong(迪達拉翁·西沙望)。迪達拉翁副司長表示,目前老撾的經濟發展的重心在於均衡發展與扶貧工作,其中均衡發展在於區域間均衡以及不同產業之間的協同,而扶貧工作則致力於實現貧困地區群體的致富🎼,農業旅遊卻不失為助力於這兩大目標實現的一個手段。她還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11月份的訪問期間簽署了《中老聯合聲明》,更為中老的經濟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礎。

7

小組成員和迪達拉翁副司長的合影

通過對老撾三省的走訪以及相關人員的訪談🕛,調研小組了解了中老合作大布局中存在的症結,其呈現出合作面不斷擴大🔘🗽、合作深度不斷加深但體製仍不健全、監管約束不充分的特點👨‍👧‍👦。基於老撾目前在綠色發展與解決貧困問題方面的重點需求,調研小組認為老撾政府可以通過發揮其原生態自然景觀🤞、慢節奏人文生活的特色,在當地特色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延長其價值鏈,開發農業旅遊項目,以促進貧困人口增收👰🏼‍♀️、提高環境保護紅利❄️。

調研報告: 老撾實踐 附件

撰文 | 周凱

攝影 | 周凱🧑🏼‍🔬🔭、吳勇斌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