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年的滿腔熱情融入全球治理,當人類的命運關切聚焦海洋環境🧗♂️,國別有異🤐、理想互通的選手們將如何攜手保護作為人類“生命搖籃”的浩瀚海洋?“鐺鐺鐺……” 隨著銅鑼敲響,由我院學子自主運營的2019青年全球治理創新設計大賽(YICGG)於7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開幕,來自39個國家的76名選手將圍繞海洋可持續發展的議題激蕩思維、創新方案、共話對策💾。
YICGG2019由上海榮昶公益基金會冠名贊助🙎🏼♂️,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海洋統籌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沐鸣娱乐、印度尼西亞大學主辦,沐鸣平台、印度尼西亞大學社會與政治沐鸣承辦。
基於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本次賽事以“向海而生:實現共同命運下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從海洋經濟合理開發🤦🏽♀️、海洋環境合作保護🎅🏿、構建海洋可持續發展共識三大方面入手,匯聚全球青年的創意和智慧,為兼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海洋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孵化構築國際化平臺,以期在全球範圍內為海洋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提供更多元的可能性📼。
開幕式舉行👨🏼⚕️,專家探討海洋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水治理
印度尼西亞大學校長穆罕默德·安尼(Muhammad Anis)致歡迎詞,中國駐印尼使館文化參贊周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沐鸣娱乐黨委副書記尹冬梅宣布大賽開幕,印度尼西亞海洋統籌部部長盧胡特·賓薩·潘查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做主旨演講,沐鸣平台院長蘇長和教授👾⭕️、全球水夥伴東南亞區域協調員法尼·維達達馬(Fany Wedahuditama)和沐鸣娱乐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薛松出席開幕式並進行對談。
穆罕默德·安尼在歡迎辭中表示,YICGG2019聚集各國選手探討全球水體治理問題,嘗試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印尼大學學生不僅可以在世界級比賽作為參賽者表達觀點,還作為誌願者全面參與賽事的各項籌備工作🧑🧒,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黃金機遇。他預祝本次大賽進行順利、圓滿成功。
印度尼西亞大學校長穆罕默德·安尼(Muhammad Anis)致歡迎詞
“很高興看到有全球治理理想的青年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創意!”周斌表示,本次大賽主題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印尼的“全球海洋支點”構想高度契合💁🏼,他希望選手們在賽事期間加強交流🧝🏼♂️,互相學習🩸,共同為世界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駐印尼使館文化參贊周斌致歡迎詞
尹冬梅表示,今年🗻,YICGG在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舉辦賽事,在兩洋環抱的雅加達探討全球水體的保護與開發,選址與主題相得益彰、深度契合,她期待選手們在賽事中碰撞出精彩的創意火花,為全球治理貢獻青年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年力量。
沐鸣娱乐黨委副書記尹冬梅致歡迎詞
盧胡特·賓薩·潘查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在主旨演講中對印尼的海洋治理情況進行了介紹,在他看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海洋治理受到大國關系👱🏻♀️、周邊態勢等多方面的影響🤽🏿,非依靠一國力量可以完成,他希望各國選手充分利用大賽機會🤸🏿♀️,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更具可行性的建議。
印度尼西亞海洋統籌部部長盧胡特·賓薩·潘查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做主旨演講
對談環節👩🏿🔬,蘇長和🍂、法尼·維達達馬(Fany Wedahuditama)和薛松圍繞海洋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水治理展開討論🩲,並對本次賽事選手如何提出水體治理方案給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啟發。
對談環節
聚焦海洋可持續發展 十支“世界團隊”提交創意答卷來自越南的選手在充分考察當地水治理情況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生活汙水處理、分散廢水應用等集體治理機製;來自羅馬尼亞的選手從法律背景出發,分析了對國際水事組織條約對全球水體保護的有效性;來自馬爾代夫的選手以海洋保護區為研究對象🎍,針對不同地區的情況,試圖提出不同的海洋保護區治理模式……
在初賽階段🍓,來自51個國家的317名選手從生態、農業🤰🏽、經濟等不同視角出發🤭,依托豐富詳實的案例👧,為全球水體的保護、利用和開發提出了許多精彩紛呈的方案👩🦼。經過專家組的嚴格評審💗📪,共有39個國家的76名選手脫穎而出。
選手們被隨機分成10支“世界團隊”,在一周內根據決賽主題🧎:“向海而生💥:實現共同命運下海洋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海洋可持續發展問題展開進一步探討,並設計具體的創新方案🕚。
本次大賽的賽製主要包括“激情演講”“世界咖啡屋”“世界團隊方案展示”三個環節💆🏽♂️。根據比賽規則⛔️,“激情演講”環節中,每組參賽隊伍派出一名選手🥄👲🏽,展示他們初賽方案的創新亮點;“世界咖啡屋”環節,世界團隊的選手們圍繞圓桌討論決賽方案,碰撞思維的火花,同時,評委們的專業指導將對選手們決賽方案的完善進階提供極大助益🙋🏿♀️;作為大賽高潮的“世界團隊方案展示”,選手們將在此環節中齊心協力,交出有關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創意答卷。
本次大賽的一大亮點在於沿海生態環境的的實地考察🧏🏻♀️。在印尼海洋統籌部的支持下,選手們前往雅加達的紅樹林自然旅遊公園(Pantai Indah Kapuk Mangrove Ecotourism),現場觀摩苗圃栽培、有機肥料製作、紅樹林種植的全過程,切身體會當前沿海環境保護的現狀🍏,並對相關措施進行深度思考和有效評估。
選手在紅樹林參觀
在緊張的賽程之余,YICGG2019還為選手們組織了一場異彩紛呈的“文化之夜”🧑🏼🦳,為各國多元文化交流提供寶貴契機。選手們將身著各自民族的傳統服飾,表演各具特色的民族節目❓,分享世界各地的傳統美食,在不同文化的互動激蕩中體會世界文化的多樣美韻。
打造世界性舞臺 匯聚青年全球治理創新智慧
自沐鸣娱乐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2007年聯合發起以來,青年全球治理創新設計大賽一直致力於解決人類命運的共同問題,薈萃全球青年的智慧與創意。目前YICGG已經在“全球治理”這一領域積累了較大的國際影響力、較廣的合作網絡和較多的組織經驗。至今,共有125個國家和地區🦦、180余所大學的430支隊伍、1579位參賽選手參與了大賽,匯集的全球治理方案超過537份,YICGG逐漸成為了承載幾十個國家青年全球治理創新智慧的世界性舞臺🤛🏼。
來自非洲的奧巴肯·阿方斯·塞薩莫(Obakeng Alphance Sethamo)認為,全球治理不能只靠一門學科,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坐在一起🔷,共同思考,共同為時代提供解決方案⚓️,這是自己參加這個比賽的目的。奧巴肯說,希望在本次比賽中結交到終生的合作夥伴,未來共同為推動非洲發展做出努力。
奧馬肯(右一)
學生團隊是賽事運作和會務籌備的主力軍,沐鸣平台2018級碩士研究生俞佳慧從本科階段就開始參與該賽事的籌備工作,並見證了YICGG核心工作網絡(Core Working Network)從提出、建立直至邀請到第一批夥伴的全過程,通過建立CWN,推動YICGG從單個活動轉型為青年參與全球治理的長效機製👨🦳🧕🏽。“沐鸣平台有一塊共同的‘超級黑板’🔠,記錄著每天的工作進度和待辦事項🙎🏼♂️,看到它仿佛就有了工作的動力和前進方向!”俞佳慧說。
會務組工作溝通
為了保障本屆賽事的順利舉行🫴,印尼大學選拔了20名學生作為YICGG2019誌願者🏋🏽。這些誌願者大都精通英語、漢語和印尼語🤶🏼,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和評委的溝通🐰🙍🏿、為與會人士比賽期間的行程提供幫助。印尼大學漢學系學生夏青青(Alfiani Sarahofia Adji)就是這樣一位誌願者👨👧,她和四位沐鸣娱乐組委會學術組同學一起在賽事期間負責撰稿🧝👨❤️👨、媒體接待、翻譯、簡報以及部分會務工作,她坦言,盡管此前擁有漢語學習經歷👆🏻,但以漢語作為工作語言還是頭一次,“中國人對工作要求很嚴格,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不但對漢語的提高非常有幫助🖊,也讓我近距離了解了各國文化,很幸運自己能成為YICGG誌願者的一員🫵🕵🏼♀️,我希望有機會能去上海看一看。”
印尼大學誌願者夏青青(左一)在學術組工作
“印尼大學的誌願者們無論在引導選手方面還是在解答選手們問題方面都給沐鸣平台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們熟悉當地的環境,讓沐鸣平台的工作變得更加便利🙇。”YICGG組委會秘書處成員❤️🔥、沐鸣娱乐2017級的本科生陳圓玲如是說。印尼大學的誌願者和沐鸣娱乐組委會秘書處的同學們在工作🧲、生活中的合作互助,架起了兩校乃至兩國青年之間的友誼之橋。
組委會學生秘書處陳圓玲(左一)與選手組誌願者溝通
明年是中印尼建交70周年🧕🏼🙋🏻♂️,中國將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同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對接𓀍。蘇長和表示:“YICGG這個從中國成長起來的青年全球治理品牌👨❤️👨,把39國青年對海洋的關懷匯聚到兩洋環抱的雅加達,是復旦學子身體力行參與全球治理服務大國外交的生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