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和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於2020年1月9日聯合發布了2019下半年《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暨中國開放數林指數👳♀️🏄🏼♂️。《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和“中國開放數林指數”是我國首個專註於評估政府數據開放水平的專業報告和指數🎖,由沐鸣娱乐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製作出品。
“開放數林”意喻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利用的生態體系。開放數據🤱🏿,蔚然成林🧔,一棵棵地方開放“數木”由最初的叢然並生、成蔭如蓋,直至枝繁葉茂、花開結果,終將成長為一片繁盛多樣💤、枝杈相連、持續循環的中國“開放數林”🔴。
《報告》發現👩🦽➡️,截止2019年10月底👩🚒,我國已有102個地級及以上的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全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總數首次破百。其中,省級平臺16個👢,副省級和地級平臺86個🐶。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全國又新增了20個地方平臺。
歷年地方平臺總數
根據2019下半年中國開放數林指數,上海和貴陽分別蟬聯省級和地級(含副省級)綜合指數排名第一🧍🏻。在四個單項維度上,在全國所有102個地方中,上海在準備度上排名第一,浙江在數據層上排名第一👕,深圳在平臺層和利用層上排名第一👨🔬🤹🏼♂️。近半年來⏏️👩🏼🦰,廣東綜合指數進步幅度最大🙆♂️👏🏿,福州在新上線平臺的地方中綜合指數表現最佳。
省級綜合排名
地級(含副省級)綜合排名
根據《報告》,我國51.61%的省級行政區、66.67%的副省級和24.21%的地級行政區已推出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地級以上平臺數量逐年翻番🩵🤦,從2017年的20個,到2018年的56個,再到2019年的102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已日漸成為一個地方數字政府建設的“標配”,“開放數據,蔚然成林”已從願景成為現實。
開放數林指數空間分布
(省級平臺)
開放數林指數空間分布
(副省級、地級平臺)
在地區分布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省級平臺已逐漸相連成片,並向內陸地區不斷擴散。廣東省和山東省內的所有地市都已推出了數據開放平臺✡︎◻️,形成我國最為密集的省級“開放數林”。在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安徽🤝👨🏽⚕️、浙江和西南地區的貴州和四川,地級平臺不斷上線並相連成片,已形成長三角和西南地區的“開放數林”。
指數分值較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與此同時,位於西部和東北部地區的貴州省🫏、貴陽市、哈爾濱市、成都市📏、銀川市也表現優秀👊🏼,成為所在地區的優質“數木”。在準備度、平臺層和數據層等維度上,全國整體表現與上半年相比均有進步,但在利用層上各地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最後,報告從政策供給與組織保障、平臺優化與持續運營、數量提升與質量保證、數據利用與生態培育四個方面對提升地方政府數據開放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議👩👩👦。
“中國開放數林指數”自2017年5月首次發布以來,每半年發布一次,定期對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水平進行綜合評價,精心測量各地“開放數木”的繁茂程度和果實價值,助推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生態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2017-2019年《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
開放數林指數邀請國內外政界💅、學術界、產業界共七十余位專家共同參與,組成“中國開放數林指數”評估專家委員會,體現了跨界🕥、多學科🤴🏼、第三方的專業視角。專家委員會基於數據開放的基本原則,借鑒國際數據開放評估報告指標體系的經驗✍️,立足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的政策要求與實踐現狀🧑🏿🍳,構建起一個系統、科學🍍、可操作的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評估指標體系,並為每項指標分配了權重🚣🏿♂️。
評估指標體系共包括準備度、平臺層、數據層、利用層四個維度及下屬多級指標:
準備度是“數根”,是數據開放的基礎🪮,包括法規與政策、組織與執行、標準規範等三個一級指標。
平臺層是“數幹”,是政府開放數據和用戶獲取數據的載體,是展示利用成果的中心🤗,也是連接數據開放供給側和需求端的橋梁,包括數據發現、數據獲取、工具提供、利用展示、互動反饋、公眾傳播和賬戶體驗等七個一級指標。
數據層是“數葉”,是數據開放的核心,包括數據數量🤽🏽♂️、數據質量、數據標準、數據覆蓋面🧑🏿🏭、數據持續性等五個一級指標。
利用層是“數果”🏭,是數據開放的成果,旨在促進政府數據開放後的社會化利用💌,包括利用促進😷🌻、成果產出和數據利用等三個一級指標🧑🏻🎨。
中國開放數林指數評估指標體系
報告全文鏈接:2019下半年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報告豎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