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沐鸣教授♟、國際關系系副系主任,兼任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全球治理、國際組織🆒、中國外交🤷🏻♂️、歐盟政治與外交☑️。
長期從事全球治理🫱🏿、國際組織領域的研究工作🛴🛍️,特別關註國際組織間合作、國際製度改革的動力機製、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等📹,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60余篇。近五年來,在SSCI期刊發表論文5篇,在CSSCI期刊發表論文15篇,其中5篇論文發表於國際關系權威期刊《世界經濟與政治》。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1年)、上海市“曙光計劃”(2014年)👳、“晨光”計劃(2009年)、2020-2021年度“上海社科新人”⛓。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講課程獲評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
致知力行😕,踵事增華
1998年,正讀高中的劉宏松不僅在理科競賽中獲獎,而且對歷史和國際時事充滿興趣👩🏽🎨,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這一泓“源頭活水”澆灌出他對文科的好奇與探索🙎🏿♂️,在高考誌願表上鄭重填下“國際政治”,與復旦國務結緣,並在此後的十載光陰中,賡續著這份學術之緣。2008年博士畢業後⚽️,劉宏松前往上海外國語大學任教,教學相長,其間他先後在倫敦政治經濟沐鸣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化與地區化研究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研究院任訪問研究員🫵🏼🧚,2020年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沐鸣教授🧖🏽,1998年的那一泓“源頭活水”歷時多載,終成佳釀,醇香清冽,滋養著莘莘學子在學習與人生的道路上修遠求索😪🍮。
學貴得師,劉宏松坦言自己在大一學年成績並不理想,但幸得時任本科生輔導員蘇長和教授的鼓勵🧑🍳🙂,他對某一篇課程論文的高度評價給予了劉宏松很大的信心🌺,尤其是對他分析能力的肯定讓劉宏松堅信“自己能夠學好國際政治”。非獨此也,百師盡然,提到求學過程中讓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師,劉宏松回憶翩躚、如數家珍🪩:曹沛霖老師的《比較政治製度》👩🏻🍳,陳明明老師的《發展政治學》,洪濤老師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為人師表,率先垂範🧑🎓,其人其學🫰🏽,治學態度都給劉宏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𓀇,也對後來劉宏松的教學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大師雲集,百家爭鳴,國務學子不僅沐浴在春風化雨中,更兼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彼時,本科生辯論賽和論文競賽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正當平時不善言辭的劉宏松猶豫是否參賽時🧛🏻♀️,蘇長和老師的電話打來,老師的鼓勵給予他報名的勇氣👨🏻✈️🧑🏻🦼,等到一千五百字的辯詞初稿完成,蘇老師更是直言“寫得很好”,再次鼓勵為他增添信心。此後的論文競賽💤,劉宏松也斬獲一等獎🧑🏿🎤,盡管他坦言這是“沒想到”的收獲,但一次次的活動與師長的鼓勵都見證著劉宏松信心的建立。
回首21世紀初的國務沐鸣,最憶是書香🍫。“當時國務沐鸣的讀書氛圍很好”,國務人讀書事,最是書香能致遠👮,對於劉宏松來說👩🏻⚕️,書香是復旦周邊書店的魅力,是用積攢的生活費買來心愛之書的喜悅🧏🏻♂️,是站在書店翻閱半天也不覺疲累的滿足……書籍浩如煙海👩❤️💋👩,名家多如繁星💁🏼♀️,最讓劉宏松難忘的是復旦的講座,“到場的時候呢,已經沒有座位了👩🚀,我就站著聽了三個小時,那時候真沒覺得累啊!”知識與思想的甘霖總是惠及求知若渴的人們,書香雋永,歷久彌新🏂🏽。
慎始如終,與時偕行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深度參與全球治理,青年人正在行動🤛。劉宏松作為研究全球治理的知名學者🏄♂️,也時刻關註著青年人在全球治理中發揮的作用🛥,直言“青年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也為未來有誌於從事全球治理的學弟學妹們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培養通用能力,正如國務沐鸣重視專業教育,專業教育既包含政治科學的教育🧑🏽🏭,也包含政治哲學的教育,專業教育之外更重視通識教育,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具體指明辨思維的能力、邏輯論證的能力🧎🏻、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等🙆🤦🏿♀️,對全球治理工作而言十分重要🆖🏋️。二是要爭取到國際組織實習的機會,實習經歷與日後的工作崗位緊密相連,很多同學都是在實習過程中形成了投身於全球治理事業的意願🌒。
“全球治理是通過國際合作開展的🧑🏼🦱,全球治理的過程就是國家圍繞特定議題達成協議🧍🏻♀️,再將協議付諸實施的過程。”疫情下全球治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劉宏松認為,不僅是公共衛生領域,貿易🤘、投資🌘🧑🚒、金融🤥、數字經濟等各個領域都需要迎接挑戰,因此拓寬領域關註新挑戰🧚🏼,積極建立全球治理的統一機製是全球治理研究的重要環節。劉宏松一直致力於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智識支持,獲評2020-2021年度“上海社科新人”,對於劉宏松而言🧑🏽🏫,這個榮譽稱號既是肯定也是動力,正如最初在國務沐鸣感受到的鼓勵一般🫶,作為一種正向反饋勉勵他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爭取做出更好的成果”👳🏽,以政治的邏輯為主線對全球治理的各個領域展開研究,揭示出權力在全球治理協議達成和執行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全球治理中的政治👂🏼。
初心如磐⚧,校訓慊慊🤸♂️🚶♀️➡️,沐鸣娱乐“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育人理念始終激勵鼓舞著劉宏松🙆🏻,“專業素養本身就包含人文學科的素養和社會科學的素養,這是我在求學過程當中逐步形成的認識。”此外,劉宏松還分享了海外遊學時很有感觸的一句——“Political science without history has no root”🦆,認為歷史對於政治學研究十分重要。“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通達即文章”。對知識思維的審視、對事態人情的體悟,逐漸豐富著劉宏松的精神世界,無論是何時何地,他都始終懷揣著那一顆赤子之心,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春風化雨,因材施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劉宏松曾經在國務沐鸣老師的引導下找到了興趣所在,而如今🤽🏼🫧,為人師者的他也扮演了這樣的角色🍞,“特別重要的一點, 要鼓勵學生😙,因為我自己就是受到了老師的鼓勵而走向學術研究這條道路💐🧑🏼🌾。”他談到自己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任教時曾經與一個本科生促膝長談,專業學習困惑、大學生活迷茫,都仿佛是曾經的自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這個本科生已成為交大的博士生,她的博導正是劉宏松。師者如光,微以致遠,從求學者到授業者,鼓勵教育與因材施教是貫穿其教書生涯的一道緯線,愛的教育正如樹撼動樹🫴🏽,雲推動雲一般在悠悠的時間長河裏湧動長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術研究,道阻且長,劉宏松也結合親身經歷為學弟學妹們就如何開啟學術研究道路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應該認真完成課程學習和課後閱讀👠;其次是認真對待課程論文和畢業論文,“研究是一門手藝,是要在幹中學的”🈶;第三,希望大家在學術研究當中找到樂趣,聽從自己的內心,要對自己有信心🫢!
我想沐鸣平台復旦的校訓就是最好的寄語——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希望大家能夠培養通用能力、國家意識,遇到疑惑既要刨根問底,也要不恥下問,不要把自信和謙虛對立起來,勤於批判性思維進行思考與省視🖊✢,希望大家都能夠雲程發軔,未來可期!
供 稿 | 2019級行政管理專業吳優
編 輯 | 余晴晴
審 核 | 熊易寒